mb612e277c48155 2021-09-19 03:58:54 阅读数:672
1. 方便 HR 查看技能匹配度
任何面試崗比特都有要求,部分 HR 也會關注簡曆與發布崗比特的匹配度的。
這裏也有個小技巧:你可以靈活的匹配這個崗比特的要求(但不要把不會的寫上去)。
2. 面試問題的主要來源
面試官,主要通過交流、提問,來確定你的技術深度、廣度,以及對該崗比特的匹配程度。
那麼,提問問題哪來呢?
當然是從你的簡曆內容中來。
所以你簡曆中要明確錶現出專業技能的掌握情况:
例如這樣:
專業技能
如果你項目比較出彩,也可以將專業技能拆分到項目介紹中去。
這樣你可能會遇到一個很 nice 的面試過程:
A:看你做過XXX,說說怎麼實踐的。
B:我在項目中這麼實踐的,而且遇到過以下幾個問題,是這麼解决的。
A:我也遇到過,我是這樣解决的,不過感覺你的方案好像也不錯。
AB: 開心的深入交流下去。
…
但是,如果你沒有寫專業技能。
那麼遇到好點的面試官,可能會跟你交流項目,從你的陳述中去確定你用到哪些技術才能進行發問。
當然,很多時候面試還挺緊張,一問一答,項目介紹也很簡單就過去了。
面試官就很鬱悶了,問啥呢?
那只能問他比較熟悉的東西了,可能面試官主要是做插件化相關的,而你主要是做組件化相關的,這種情况就可以能造成你倆不在一個頻道了,非常吃虧。
很可能面試流程就變成了:
A:你有沒有做過 XXX。
B:沒做過。
A:那你有沒有做過 XXX。
B:沒做過。
A:(內心)這B到底做了哪些事…
B:(內心)問的什麼屌問題…
…
當然,千萬不要寫自己沒有深入了解過的技能,凡是你列出來的,會默認你對此有掌握有一定的深度,而不是被提問時,回答:
- 這個我就用了一下…
- 這是我同事接進來的…
- 源碼我還沒來得及看…
對於回答問題,在回答出問題的同時,盡可能關聯到自己所經曆的具體的項目場景。
下面我說一個真實的體驗,關於第三方庫原理,基本上面試都會被問到。
比如問你圖片加載框架 freso 的原理:
有的同學回答是這樣的:
“首先根據 url,看看有沒有緩存,有緩存從緩存中取,沒有 build 一個 request,放到線程池執行。”
乍一聽好像也沒錯,但是,任何一個完備的圖片加載框架不都有這個流程麼。
所以,問你一個開源庫,除了回答基本原理流程,你心裏要明確知道這個庫的核心架構與特點,設計的比較好的地方,可以擴展的地方。
如果項目中還針對做過優化、監控等就更好了。
比如剛才問到的 fresco:
所以,對於第三庫的原理,希望你能掌握:
1.基本原理流程;
2.整體的架構設計;
3.做的比較好的地方,以及這些地方設計與原理;
4.結合項目的定制、優化、擴展;
其實這個建議,也能反推出另一個問題:
如何學習開源項目源碼?
很多同學學習一個開源庫源碼,花費了非常大的力氣去梳理代碼執行流程,然後終於銜接起來,長舒一口氣就結束了,那麼就有點可惜了。
根據上面建議的回答可以看出來,梳理清楚執行流程只是第一件事。
你要去深入發現:
1.核心的架構設計是什麼樣子的?
2.和其他類似開源庫相比有什麼優勢?
3.這些優勢是如何做到的?
4.哪些部分可以定制,方便我們日後進行擴展?
最後,雖然有很多優秀的簡曆模板,各種面試技巧,但是千萬不要舍本求末,始終要牢記個人履曆才是關鍵,希望大家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履曆也越來越豐富。
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啟發,有任何面試上的建議也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如果你對在面試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剛畢業及工作幾年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准備面試並突破現狀提昇自己,對於自己的未來還不够了解不知道給如何規劃,可以加一下下面的技術群。來看看同行們都是如何突破現狀,怎麼學習的,來吸收他們的面試以及工作經驗完善自己的之後的面試計劃及職業規劃。
其實Android開發的知識點就那麼多,面試問來問去還是那麼點東西。所以面試沒有其他的訣竅,只看你對這些知識點准備的充分程度。so,出去面試時先看看自己複習到了哪個階段就好。
雖然 Android 沒有前幾年火熱了,已經過去了會四大組件就能找到高薪職比特的時代了。這只能說明 Android 中級以下的崗比特飽和了,現在高級工程師還是比較缺少的,很多高級職比特給的薪資真的特別高(錢多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所以努力讓自己成為高級工程師才是最重要的。
這裏附上上述的面試題相關的幾十套字節跳動,京東,小米,騰訊、頭條、阿裏、美團等公司21年的面試題。把技術點整理成了視頻和PDF(實際上比預期多花了不少精力),包含知識脈絡 + 諸多細節。
由於篇幅有限,這裏以圖片的形式給大家展示一小部分。
CodeChina開源項目:《Android學習筆記總結+移動架構視頻+大廠面試真題+項目實戰源碼》
網上學習 Android的資料一大堆,但如果學到的知識不成體系,遇到問題時只是淺嘗輒止,不再深入研究,那麼很難做到真正的技術提昇。希望這份系統化的技術體系對大家有一個方向參考。
版权声明:本文为[mb612e277c48155]所创,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感谢。 https://gsmany.com/2021/09/20210919035853564b.html